Zucker

一个玩腻了的瓦肯。笔记见@Zucker笔记。

【历史同人】孟李杜时间线

翻高中时语文课摸鱼的本子,居然找到了当时整理这三人的时间线【当然是基情版23333,并不全都有据可考。下划线部分应该就确定就是我的个人脑补了_(:зゝ∠)_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689年 载初元年 孟浩然出生。前半生的他,主要居家侍亲读书,以诗自适,曾隐居鹿门山。隐居一段时间却又想有所作为。

701年 大足元年 李白出生。(698年 王昌龄出生。)

712年 延和元年 杜甫出生。

729年 开元十七年 孟浩然40岁,游长安,应进士举不第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太学赋诗,名动公卿,一座倾服,为之搁笔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与王维私交甚笃。王维私邀他入内署,适逢玄宗至,惊避床下,奏以实,出见玄宗,自诵其诗《岁暮归南山》“北阙休上书,南山归敝庐。白发催年老,青阳逼岁除。永怀愁不寐,松月夜窗虚。”至“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疏。”一句,玄宗不悦,说:“卿不求仕,而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!”放归襄阳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白生活在安陆那年,大概28岁,孟40岁有余。当时他诗名尚小,而孟早已名声在外。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孟浩然,两人习性相投,一见如故,于是相约来到江夏(今武昌),游历月余。最后,孟去广陵,二人别与黄鹤楼。《送孟浩然之广陵》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对孟的印象:陶醉在山水之间,自由畅快。李白当时刚出四川不久,这世界在他眼中如黄金般美好。孟夫子扬帆远去,他眺望着帆影,直至那人消失在碧空尽头,这才注意到船下的一江春水,在浩浩荡荡地随他流向天水交接的地方。

730年 开元十八年 孟收到白诗。并有回信。“如之何勿思”?

734年 开元二十二年 韩朝宗(李白:“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朝荆州。”)为襄州刺史,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,为他延誉。但他不肯,至期时正与朋友饮酒,失约不赴,并斥曰:“业已饮,惶恤他!”韩怒而辞行。孟:“浩然不悔也。”这么不待见人家?

736年 开元二十四年 杜甫二十四岁。北游齐赵(河南河北山东),作《望岳》。

739年 开元二十七年 十年后,李白与孟浩然见了第二面。这次李白写了《赠孟浩然》“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。红颜弃轩冕,白首卧松云。醉月频中圣,迷花不事君。高山安可仰,徒此揖清芬。”能的李白如此厚爱的人,当真是少之又少了。

740年 开元二十八年 王昌龄游襄阳,访孟浩然,相见甚欢。适逢孟浩然病疹发背,医治将愈,因纵情宴饮,孟浩然食鲜疾发去世。

741年  供奉翰林。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

744年 天宝三载 李白在长安,官场失意,写《月下独酌》:“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”《梦刘天姥吟留别》被唐玄宗赐金放还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遇王昌龄,得知孟浩然已逝,离开长安。“一樽齐死生,万事固难审。醉后失天地,兀然就孤枕。不知有吾身,此乐最为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三月启程,四月至洛阳,初见杜甫,旁人哂笑。杜甫三十二岁,李白四十三岁,却像是颠倒过来的模样。杜甫随礼拜前往开封、商丘游历。

745年 天宝四载 上次一别后,杜甫去齐州,临邑访友,小住至初秋。又到兖州(这时改为鲁郡)李白家拜访。这次杜甫随李白游山东,赋诗作歌,亲同手足。这一年杜甫33岁,李白44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某个秋日无风的日子,应着南归的雁鸣,两人骑马往鲁城的城北郭外去拜望以为隐士范十。(杜二,李十二。)出了城北,秋草丰茂,路径迷离,走不多远,纵马疾驰在前面的李白就迷了路,一头钻到了苍耳丛中去,粘了一身苍耳,结果引得杜甫哈哈大笑,门口迎客的主人不敢认人。李白在酒桌上与范十,杜甫豪饮,随口吟出的苍耳诗中,满是得意与自嘲。拜望轻松而惬意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杜甫后《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》中说:“余亦东蒙客,怜君如弟兄。醉眠秋共被,携手日同行。”醉后共眠。

746年 天宝五载春 杜甫听李白言,去了长安。

747年 天宝六载 杜甫想念李白。作“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。”


tbc.



评论 ( 3 )
热度 ( 103 )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Zucker | Powered by LOFTER